首码圈项目网

首码圈项目网

骗子已经开始布局网店了:抖音、快手、淘宝都牵涉其中!

反诈联盟 83

骗子已经开始布局网店了:抖音、快手、淘宝都牵涉其中!...

连网购维权都成了诈骗入口,你的信任正在被明码标价

一、“电扇变手持扇”背后的精准陷阱

张女士的遭遇绝不是个例。她在网店下单了一台近一米高的落地扇,满心期待拆开快递,却发现是个巴掌大的手持风扇。气愤的她立刻联系客服,对方态度异常诚恳:“实在对不起!我们双倍赔偿,只要您别投诉……”

客服引导她添加微信,发来一个软件链接:“下载后做几单刷单任务,立马退款+补偿。”张女士照做后,对方突然变脸:“您操作失误冻结了我们账户!必须转8.6万解封,否则起诉您,还影响全家征信!” 吓得她险些转账,幸被警方拦截。

这不是剧情片,而是2025年席卷淘宝、抖音、快手、番茄小说等平台的新型骗局——假理赔,真诈骗。

二、起底骗子的“四步收割术”

北京反诈中心拆解了这套流水线式作案链条:

1. 开店埋雷

骗子用几百块从黑市买来营业执照和身份证,在平台开网店。店名常挂“XX商贸公司”,卖的却是U盘、纸巾、手机支架等小商品。这种“建筑公司卖风扇”的荒诞组合,正是涉诈店铺的典型特征。

2. 故意错发

李先生买玩具收到小苏打,王女士购名牌洗衣液到手杂牌货。骗子专发廉价替代品,逼消费者主动找客服——劣质商品就是钓饵。

3. 引流下钩

客服以“平台限制”为由,诱导扫码或加微信。一旦脱离官方监管,骗子立刻亮出獠牙:

利诱型:“看视频赚钱补货款”“投500返600黄金任务”;

恐吓型:“不转账就起诉”“影响子女征信”。

4. 收割榨干

初期小额返利骗取信任(如158元任务返现),待加大投入后,立刻以“操作失误”“账户冻结”等借口卷款消失。北京警方数据显示,仅一个半月某平台就关停16000家涉诈店铺,可见蔓延之迅猛。

三、为什么总有人掉坑?骗子摸透了人性

这种骗术精准狙击了三大心理弱点:

1. 平台信任转移陷阱

“在抖音/淘宝买的,总不会是假的吧?”殊不知骗子正利用平台背书。他们用真实店铺包装,再通过扫码把信任转移到微信私人号——这是诈骗链中最关键的“信任跳板”。

2. 情绪操控双刃剑

客服先卑微道歉退款,让受害者产生“掌控感”;再用高额赔偿诱惑贪婪,或拿“起诉”“征信”激发恐惧。张女士从愤怒到害怕的心理落差,正是骗子精心设计的操控节点。

3. 沉没成本绑架理性

“前面返利都拿到了,这次肯定没问题!”林先生做彩票任务时,从158元加到4800元,最终被骗14万。骗子深谙:人投入越多,越难及时止损。

四、防诈指南:记住“四不”保平安

面对不断进化的骗术,北京警方给出救命口诀:

1. 不脱离平台

所有售后必须原平台操作!拒绝扫码、拒加微信、拒点陌生链接。记住:正规客服绝不会让你“跳平台”沟通。

2. 不信高额赔

“双倍赔偿”“投500返600”全是话术。商家不是慈善家,天上掉的馅饼,地下必有陷阱。

3. 不乱下软件

“屏幕共享”=把银行卡密码送给骗子!一旦共享,对方能看你所有密码、验证码。

4. 不转账解冻

公检法不会网上办案,更不存在“转账解封账户”。听到“影响征信”“起诉”等词,直接挂断并报警。

五、斩断黑产链,平台不能再“装睡”

骗子能批量开店,暴露了平台审核漏洞:

用假证开店成本仅几百元,“骗一单就回本”;

店铺异常下单无预警(如新店突获百单)。

上海警方破获的“运费险骗保案”更触目惊心:犯罪团伙伪造千笔物流单,薅走保险公司300万。若平台能打通数据壁垒,识别“西藏发货、广东退货”的异常订单,骗局早该被掐灭。

消费者要警惕,平台更该筑牢防火墙! 在客服对话框置顶反诈提示、对“建筑公司卖纸巾”的店铺重点监控、与警方建立涉诈店铺共享库——这些措施比事后关停更重要。

结语:维权反被诈,最寒莫过信任崩塌

当张女士们出于对平台的信任下单,却因维权跌入更深陷阱时,伤害的不仅是钱包,更是整个电商环境的诚信根基。记住民警那句忠告:

“真正的售后,绝不会让你先转账再理赔!”

在这个连“对不起”都可能被脚本编排的时代,捂紧钱包的最后防线,就是我们自己那点不肯妥协的清醒。

套路千万条,守住钱袋第一条

遇到“理赔先转账”,直接截图举报拉黑——你的每一个动作,都在让骗子失业。

(注:本文案例源自北京市反诈中心披露数据,防骗建议综合公安部刑侦局反诈提示)

项目群
全网新项目分享交流群
扫码进群,获取最新项目资讯

文档于: 2025-08-04 12:50 修改

标签:

发布评论 条评论)

  • Refresh code

评论列表

2025-08-04

骗子已经开始布局网店了:抖音、快手、淘宝都牵涉其中!...

2025-08-04

连网购维权都成了诈骗入口,你的信任正在被明码标价一、“电扇变手持扇”背后的精准陷阱张女士的遭遇绝不是个例。她在网店下单了一台近一米高的落地扇,满心期待拆开快递,却发现是个巴...